全国教育基本理论学术委员会第六期“教育经典研读会”成功举办

时间:2024-04-09浏览:10设置

2024年3月30日晚,全国教育基本理论学术委员会第六期“教育经典研读会”成功举办。本期研读会由全国教育基本理论学术委员会主办,江苏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承办,杭州师范大学经亨颐教育学院协办,《教育研究》杂志社提供学术支持。活动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行,腾讯会议同步直播,围绕菲利浦·杰克逊的经典著作《课堂生活》展开深入的学术对话。

全国教育基本理论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李政涛教授,副主任委员冯建军教授、康永久教授与刘铁芳教授,秘书长程亮教授,副秘书长严从根教授,以及各位学术委员,与全国教育同仁数百人相聚云端,共同参与此次研读活动。活动由全国教育基本理论学术委员会青年委员、江苏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张建国副教授主持。

01开幕式

开幕式上,首先由江苏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院长高伟教授致欢迎辞。高教授表达了对与会人员的欢迎,对承办此次读书会的荣幸,感谢全国教育基本理论学术委员会对江苏师范大学教育学科的信任。高伟院长简要地回顾了江苏师范大学教育学原理的发展历史与现状,他认为,阅读教育经典是教育学术研究的根,读书是研究者的生命;通过举办读书会,大家可以相互砥砺,不断地增益自己的生命体验。

随后,全国教育基本理论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刘铁芳教授致辞。刘老师首先代表全国教育基本理论学术委员会,对江苏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的鼎力支持,对丁道勇老师及四位呼应人的参与表示感谢。在致辞中,他提到了教育学学科的影响力问题,坚信只有立意高远,站在族类和人类文明的高度来理解教育和教育学,才能使教育学术有深度、厚度。关于阅读教育经典的意义,刘老师指出,读经典不仅是为了教育本身,而且是为了提升我们看待世界,看待生命,看待自我的方式,也是我们融入世界,培育健全的人格的基本途径。

02研读互动

开幕式之后,北京师范大学丁道勇老师进行引读。首先,他提到《课堂生活》的两个背景信息。其一,作者杰克逊在职业生涯的早期发生的研究方法转向——放弃了原来熟练使用的问卷测量方法,转向人类学方法,这是非常了不起的。其二,杰克逊进入课堂观察,看到令人犯困的现象,在追问这些日复一日的、单调的东西,有什么意义?接着,丁老师他从四个角度分享了他对课堂生活这本书关于“隐性课程”的进一步思考。第一个角度是“改变学校还是改变社会?”他引入了两种解释传统——功能论和冲突论。功能论的作品出现得更少更晚,冲突论的著作则更早更多。冲突论的视角更侧重于社会结构,其结论往往会令教育工作者感到悲观沮丧,丁老师指出,在分析学校班级这样更小的社会组织和单位时,冲突论面临挑战。在他看来,冲突论倾向于忽视教育工作者的能动性,而功能论则是更具有教育意味的传统。第二个视角是“改进学校还是改进学校制度?”丁老师提出两种不同的改进教育路径:一是改变自己的学校,在这种情况下教育者遵循标准规范,“把同行比下去”;一是“更换赛道”,不是为了将别人比下去,而是开辟新的道路。丁老师希望,中国有更多的教育者进行第二种道路的尝试,因为它更富有教育想象力。第三个视角是“教师是否是无能为力的”。官方机构对教师的要求通常只是完成规范的指定的动作,而在官方的规定之外,教师个人有自己作为人的独特性的一面,这要求他真诚地对待自己的独特性,发挥“我”的作用,在非人性的机构中,发挥人的那一面。此外,他还提及谢弗勒在《教育的语言》中关于“教”的界定和怀特海《论教育目的》序言中的观点。第四个视角是“面对更完整,更真实的世界”。丁老师提到了彼得斯关于教育的三个规准即价值性、认知性和自愿性。依此,许多现实教育都无法通过教育规准的检验。但是,现实恰恰如此。这要求我们,为了改进教育,必须理解现实的教育世界。杰克逊通过《课堂生活》展示了一种诚恳的研究态度,他努力去认识“例行公事”的意义。最后,丁老师提到成功的教育观,即我们不用刻意努力便能实现的东西才是成功的。我们教育者应当发现,教育的“天道”与“人道”,“顺势而为”。

引读之后,华东师范大学刘良华教授首先进行了呼应。刘老师指出,《课堂生活》出版的时间(1968)是一个特别值得关注的年份。他说,在丁道勇老师的身上看到对教育学的敬畏之心,见到一种真正的“豪迈之气”——胸怀天下,敬畏教育学。刘老师特别提到,教育学人应当对教育学有敬畏之心,应当好好做研究,好好读书。在他看来,杰克逊的著作戳痛了中国当下教育学术的痛点,警示我们教育学人要有羞耻之心。我们应当在读书、教学、研究中秉持操守,共同努力把教育学“搞好”。最后,刘老师提出关于好的教育研究的两个主张:“史论结合”、“在课堂中进行观察”。

其后,杭州师范大学经亨颐教育学院严从根教授进行了呼应。严老师的呼应主要针对《课堂生活》第五章探讨的问题——何种教育理论可以应用于课堂实践。他首先简述了杰克逊对于“为什么许多学习理论并没有对课堂产生影响?”这一问题的解释。原因在于,学习理论的研究对象的比较简单,都不是真实课堂中的真实学习。严老师也提到了杰克逊对教育工程学、心理健康学等方面的知识对教师的有限价值。严老师提出一个术语“教育事件学”来表达对“教育理论指导实践”的一种理解。这一概念强调教学的艺术性、不确定性。他也指出了杰克逊的建议——参与性观察,保持开放的心灵。最后,他反思:教育理论一定要指导实践吗?那些不指导实践的教育理论,有什么意义?在严老师看来,有一些教育理论虽不指导实践,但是能够给予教育者以滋养,丰富扩大他们的想象力,开阔他们的视野。

第三位呼应人是浙江大学教育学院蒋佳老师。蒋老师首先回顾了《课堂生活》一书产生的背景,指出当时流行的教育研究主题是有效教学,芝加哥学派的传统也影响了杰克逊的研究转向。蒋老师呼应的关注点集中于课堂生活的制度特征以及学生如何应对这些制度特征。她指出,该书第一章“拥挤的人群”、“表扬”、“权力”的特点在当下中国高等教育现实中亦有体现。例如,大学课堂中,不少学生遵守秩序,但并未真正学习,以至于上学成为“陪伴”。她认为,学生对制度的顺从,在当下中小学现实中存在严重的异化,如课间十分钟的消失,厕所社交,这种异化使学校失去活力。蒋老师还探讨了超越课堂制度性的一面,她指出,杰克逊在《课堂生活》中表达了好的课堂生活的状态,即使学生参与课堂,“做事情”,反对教师用种种新颖的手法吸引学生的注意。最后,她还提到了教师的专业自主问题,认为优秀的教师可以发挥自身的能动性,以缓解制度对人的独特性造成的紧张关系。

最后一位呼应人是西南大学的刘争先老师。刘老师的呼应集中于“改变学校还是学校制度”。他认为,学校是工业大发展的产物,难以对大量教师提出过高要求。他还指出中国大陆对伯恩斯坦的关注很低,值得注意。在他看来,教师在个人层面具有一定的自主性,不过这种自主性受至国家制度形式的制约。如果在极权主义国家教师的自主空间有限,改变教育制度的努力所带来的风险便转嫁至个体身上。在民主国家,教师则拥有较大的自主空间。其中,他提到了一本书《基层官僚》。他认为,教师作为教育实践的基层官僚,拥有一定的自由裁量权。最后,刘老师通过三对概念来解读《课堂生活》。第一对概念是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在他看来,认识到隐性课程,如恰当利用,可以缓解这种现象所带来的紧张;第二对概念是感觉与指导,刘老师认为,理性在教师的专业发展过程中应该居于支配地位,应该像医生、律师等典型的专业学习;第三对概念是民主与控制。

接着,与会者进行了提问与讨论。首先,江苏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本科生梅芙语提到一类学生——“好学生心态的受害者”,她结合自身的实习经历,发出疑问:如何防止自己在未来的工作成为自己讨厌的那种老师?蒋佳老师对这一问题进行回应,指出重要的是不要放弃做教育的初心,教师这个职业最大的魅力是关注心灵的成长,只有始终不放弃这一点,才可以在职业上走得更远。

江苏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研究生胡永川提出,兴发教育与隐性课程的关系问题。康永久老师做出了呼应。他首先对丁道勇老师做学问的态度进行高度评价,认为他的研究很纯粹,很沉着,安心,这些都是非常宝贵的品质。康老师也分享了自己阅读《课堂生活》的体验。与大多数人的感受不同,这本书给康老师的感觉并不好,“硬着头皮看下去的”,而且他认为杰克逊留下的问题比解决的问题更多。康老师认为,作者存在一种“现实的就是合理的”倾向,呈现了一种“温柔以待的世界观”。他警觉地意识到,对课堂中常规工作的意义的挖掘,不应轻易接受:教师有一种更深的专业精神或更深的人的倾向。康老师的呼应又引发了刘良华老师的评论。刘老师提到了康老师在前些年提过的一个“令人震撼”的命题——孔子为何不提倡启发式教学?刘老师认为,《课堂生活》中研究设计的部分值得细论,他特别钦佩杰克逊从定量研究转向人类学的研究,这个转变最能够打动他。最后,他也期待有中国学者能够真正到课堂中研究学生。

03研读总结  

活动最后阶段,全国教育基本理论学术委员会青年委员张建国老师对参与此次研读分享的丁道勇老师、刘良华老师、严从根老师、蒋佳老师、刘争先老师以及线上线下的各位教育学同行们表示了衷心感谢。张老师认为,今天晚上的读书会营造了一种久违的共同体氛围,也希望教育经典研读活动可以使这种氛围感染更多的同道。最后,他预告全国教育基本理论学术委员会第七期教育经典读书会将由广州大学教育学院承办,拟研读比斯塔的《测量时代的好教育》。


同栏目信息

热点信息

地址:江苏省徐州市铜山新区上海路101号 邮编:221116 电话:0516-83536226 电子信箱:Edu@jsnu.edu.cn
Copyright © 2015 - All Rights Reserved - 蝶恋花的直播|免费在线看